随着“0糖”饮料风靡市场,“控糖”已经成为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话题之一。在此背景下,上海即将成为国内首个对含糖饮料设置健康提示的城市。

  近日,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《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的制作样式及设置规范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称《征求意见稿》)。文件指出,为贯彻落实《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的实施意见》《上海市国民营养计划(2019-2030年)实施方案》和《健康上海行动(2019-2030年)》中有关含糖饮料控制的工作要求,提升居民对含糖饮料过多摄入的健康危害意识,指导居民选择健康饮品,培育上海市民健康生活方式,现向社会公开征求对《征求意见稿》的意见建议。

  根据《征求意见稿》,含糖饮料是指在制作饮料的过程中人工添加糖,且含糖量在5%以上的饮料。

  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包括三款,分别为“长期过量摄入添加糖健康提示标识(红色标识)”“每日添加糖摄入限量提示标识(橙色标识)”“饮料选择指导提示标识(绿色标识)”。红色标识建议“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”,橙色提醒“每日添加糖摄入少于25克”,绿色标识指导市民“看懂营养成分表”,指导消费者优化消费选择,理性选择饮品。

  便利店、奶茶店都将纳入范围

  根据《征求意见稿》,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应用场景分为线上、线下含糖饮料售卖场所,其中线下含糖饮料售卖场所包括预包装和现制现售含糖饮料场所。

  换言之,除了传统的大中型超市、便利店,任何贩卖含糖饮料的场所都需要设有标识,包括餐厅、含糖饮料自动售卖机。另外,针对仅销售现制现售含糖饮料的场所,如奶茶店、咖啡店、餐厅、含糖饮料自动分配机等,都应在点餐台、分配机上设置红色、橙色两款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。

  《征求意见稿》表示,对于线上含糖饮料售卖场所,则采用电子版标识,应在电子菜单醒目位置设置红色、橙色、绿色三款含糖饮料健康提示标识。

  此外,《征求意见稿》还对不同场所标识的大小、设置规范、标识数量都做了一定的要求。要求标识规则醒目规范,并且要做好及时维护与更新。

  目前,《征求意见稿》正向公众征求意见中,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3年10月31日前。

  据了解,此前的8月,上海嘉定等地的部分超市就已经开始挂起了含糖饮料的提示牌。有消费者表示,标识一定程度上确实抑制了购买含糖饮料的意愿,“看到提示牌之后就会想放下。”

  为控糖尿病,新加坡力推饮料分级

  上海不是第一个尝试含糖饮料分级提示的地区,去年底,新加坡就已经开始先行试水。

  2022年12月30日,新加坡宣布开始实行饮料分级制度(Nutri-Grade),根据每100ml饮料中的含糖和饱和脂肪量把饮料分为A-D四个等级,从A级到D级,含糖量和饱和脂肪含量逐步增加。

  该标识中除了颜色区分,饮料的糖含量还以占总体积的百分比形式清楚地显示在标签上。分级为“C”或“D”的营养级饮料必须在其包装正面贴有营养级标记(对于预包装产品)。

  新加坡的提示从包装开始,根据规定,新加坡所有预包装饮料都必须标明饮料的等级,此外从2023年12月30日起,这些要求将扩展到拟在新加坡指定地点销售的新鲜制备饮料。在广告方面,所有媒体平台均禁止投放评级为“D”级的饮料广告。

  新加坡保健促进局(HPB)表示,采取该措施的必要性在于,“糖尿病在新加坡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,高糖摄入量与肥胖和糖尿病风险增加有关。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,到2050年,新加坡糖尿病居民人数预计将达到100万。因此为了应对糖尿病带来的重大健康和社会负担,卫生部于2016年发起了‘糖尿病战争’,以动员全社会努力应对这种疾病。”

  据了解,饮料和烘焙两大赛道是代糖的主要消费下游,随着消费者“控糖”意识逐步提高,代糖行业也在快速发展。

  市场研究机构Mordor Intelligence表示,糖替代品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73.2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104.6亿美元,在预测期间(2023-2028年)的复合年增长率为7.41%。北美是最大的市场,而亚太地区增长最快。

上海含糖饮料健康提示图。图片来源:上海发布

新加坡含糖饮料分级提示。图片来源:新加坡健康促进局